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主要研究动物科学、动物检疫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自然保护区管理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野生动物的繁育、驯养、保护、检疫和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管理。例如:金丝猴、麋鹿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大熊猫的后代繁育,长白山、九寨沟等自然保护区的规划与管理等。
开设课程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森林生态学、森林环境学、生物技术、动物学、野生动物组织解剖学、生物化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学、野生动物生理学等。
专业学习
《动物遗传育种学》、《淡水养殖》、《动物繁殖学》、《动物普通病学》、《动物微生物学》、《解剖与组织胚胎学》、《毛皮动物饲养学》、《配合饲料生产学》、《野生动物管理学》、《野生动物生态学》部分高校按以下专业方向培养:经济动物。
专业内容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野生动物保护、驯养繁殖、产品开发利用、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与野生动物和自然保护区相关的部门或单位从事管理、教学、科研、技术、开发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野生动物保护管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掌握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计算机和一门外语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保护生物学、动物生理学、动物生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遗传学、普通动物学、野生动物产品学、野生动物管理学、自然保护区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2.掌握本专业野外工作、动植物分类、材料收集、数据统计分析、文献检索等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野生动物资源保护、合理开发利用、野生动物生产、自然保护区管理、公共教育等方面的相关技术;
3.具有较强的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口头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4.熟悉党和国家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5.了解国内外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领域的理论前沿,基本熟悉行业发展动态和需求,对我国环保、林业等相关行业有一定程度了解;
6.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以及一定的批判性思维、决策公关、适应社会、团队协作等能力。
主干学科:生物学、林学、农业推广。
核心课程:保护生物学、野生动物管理学、自然保护区学、普通动物学、动物生态学、景观生态学、野生动物产品学、动物行为学、动物遗传学、动物生理学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普通动物学、野生动物生态管理等综合实习,以及半年左右的毕业论文实习。
主要专业实验:鸟兽分类、动物遗传、动物生理等课程实验。
修业年限:四年。
授予学位:农学学士。
选考学科建议
3+3省份:生物/化学3+1+2省份:首选不限,再选生物/地理/化学
就业前景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就业面较窄,但就业率较高。毕业生主要到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动物饲养场等企事业单位,能在自然保护区管理、野生动物保护、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驯养繁殖、产业开发以及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生产管理等部门从事相应工作。毕业后也可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毕业生主要是在野生动物科研院所、国家海关和边境口岸、工商、自然保护区、动物园等部门或单位从事野生动物保护、利用、检疫和自然保护区资源管理的工作。